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八零年代寒门崛起 第38节

“我,建设!跟住家的老三,建设!”跟住是爷的名字,大爷爷的名字叫站住,他俩上头据说还有俩兄弟,都没养住,老太爷和老太生了大爷爷之后,就给他取名字叫站住,希望能养活,后边有了爷,就取名字叫跟住,让他得跟住他哥,不能没了!

二老太爷跟爷的交集少,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跟住是哪个,建设又是哪个,实在是村里叫站住跟住的多,叫建设的也多,当然叫狗蛋臭蛋毛蛋骚蛋的更多。

来的这是自家亲戚呢!

这么晚了建设来干啥啊?

“吱!”二老太爷的躺椅吱拉一声停住,不晃了,他突然想起自己刚才唱的戏,“我家的表叔数不清,没有大事不登门……”

二老太爷坐直了身子,赶紧招呼:“是建设啊,快进来,还没睡呢!”

嘿!真是奇了怪了!

自己给自己逗乐了,今天他这嘴巴开了光不成?

第32章 凑数的

农村人好客, 没啥架子,家里来人了,甭管是长辈还是晚辈, 主人家都爱往前迎一迎。

二老太爷刚迎到郭建设一家, 听见动静的二老太拉开了院子里的灯绳。

二老太爷看见眼前的一串孩子,瞬间就明白了, “建设你这是为小孩上学的事吧?没事!开学你带着小孩来找我, 我领你们报名!”

“二爷,这酒你收着。”

“拿这个干啥?咱谁跟谁,你把酒带回去!我家里有, 你带回去自己喝,给你爹喝!”

这时候二老太说道:“建设你们来啦, 大丫妈快领孩子进来, 外面蚊子多, 别给咱娃娃咬坏了。”

“哎,来了。”张秋果带着孩子们去找二老太, 郭建设拎着酒一起进屋,放桌子上了。

二老太爷招呼,“坐坐坐,建设你们随便坐,走的时候把酒带着!”

几个人坐下来,嗡嗡嗡的蚊子也来了,一个个顺着灯光飞进来。

二老太去外边掐了一把薄荷叶, 分给张秋果和孩子们, 分到郭青云的时候, 她干脆弯腰给娃擦,“乖娃, 抹上这个蚊子就不咬咱了。”

郭青云等她薄荷叶揉烂抹完了,甜甜的笑道:“谢谢二老太!”

二老太可惊讶了,指着郭青云跟张秋果说:“你这老七一点不怕人,不得了!”

这倒不是二老太大惊小怪,小孩见陌生人躲大人后面不吭声的多了去了,少有这么大方的,还会说谢谢,她觉得跟城里娃一样,怪不得都说建设家的老七聪明,就是不一样!

张秋果抿着嘴笑了,人一夸她家七丫她就笑,一开始谦虚,现在夸的人多,她不谦虚了,直接认了。

郭建设也笑,跟二老太和二老太爷说:“二爷,二奶,你们看,我家七个娃没一个上过学,大丫几个年纪不是大了吗,我二哥给找了书,还说要找人先学点,要是学得好呢,开学直接上二年级,咱家没啥有学问的人,就二爷最有学问,想问问二爷得不得空?能不能教一教咱娃?”郭建设不敢说跳三年级的事,自家说说就罢了,在这里说的话,像吹牛皮,怕二爷不喜欢。

“有空,有空!”二老太爷接的毫不犹豫。

二老太也很干脆,笑着说:“你二爷白天上课,晚上在家,啥时候来都行,反正他每天喝了茶在外面说闲话,没个正事,还不如教几个娃念书。”

郭建设和张秋果感激的笑,笑完郭建设推了大丫一把,激动道:“大丫你们快谢谢二老太爷!”

大丫几个听了爸的话,参差不齐的说:“谢谢二老太爷!”

只有郭青云喊完了之后,又加了一句:“谢谢二老太!”

把二老太给稀罕的,直接把她抱起来了:“哎呦我的乖乖,晚上不走了,跟二老太睡吧!”

郭青云搂着她的脖子,笑嘻嘻的说:“好!”

回答的这么干脆,二老太简直要怀疑她没听明白,这么小的孩子哪离得开妈,别的孩子她一逗一个准,还有哇哇大哭的,像七丫这么高兴的,头一个!

不然咋说是亲戚呢,骨头窝里知道亲,这孩子可人疼!

等到郭建设一家要走的时候,七丫挥着小手,跟二老太说:“二老太,二老太爷,你们早点睡,我明个还来!”

“好好好!”

“来来来!”

俩人稀罕的不得了,就喜欢乖孩子,乐的合不拢嘴。

二老太爷把酒拎出来,非给郭建设送出老远,郭建设没法子,假装拿着往前走,一溜烟又跑回去给他放院子门口。

“二爷,我搁门口了,你记得拿啊!”说完就跑了。

“这个建设,一点都不听话,客气个啥!”二老太爷说着抱怨的话,嘴角却乐呵呵的扬着,心情很好的拎着酒进屋了。

他很少喝瓶装的酒,拎在手里,酒瘾犯了,想喝。

“喝啥喝,放着过年喝!”二老太给他没收了,放好酒,躺在床上,心里还在稀罕七丫,咋这么可人疼呢!

二老太爷躺床上,在稀罕他喝不着的酒,这时候农村教师工资低,大部分没有编制,百姓穷,国家也穷,有时候穷的发不出工资,会拖欠一段时间,像二老太爷这样的农村教师,一边种地一边教书,从不抱怨苦,从不抱怨累,也从不抱怨国家发不出工资,就等着,等上边有了,就会发钱了,国家不会欠他们的!

作为最质朴的奋斗在农村第一线的教师,教书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那也是一份事业,一种精神,这种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上,比如不计回报的补课,比如跟家长一样上心班里面的孩子,一心盼着学生们都学好,着急了还会上手打,希望把歪苗给掰直了,家长们可支持了,孩子们可怕了,谁都不爱往老师跟前凑。

所以啊,除了上课的时候,还有在学校的时候,二老太爷在家里没有孩子缘。

第二天晚上,喝了茶,一家人往二老太爷家走。

喝茶不是真喝茶,喝茶的意思就是吃晚饭,可能因为以前太穷了,晚上的时候人们喜欢烧一锅红芋茶,就是用清水煮一锅红芋,红芋产量高,一大碗有稀有稠,普通人家吃的饱。可能因为晚饭就是红芋茶,吃晚饭也就变成了喝茶。

二老太爷正端着一碗红芋茶,蹲在院子里吃,看见一家人过来,站起来接一接,问:“喝茶了没?”

“喝了喝了!”

“那你们等会,我马上就喝完!”二老太爷用筷子扒拉着,吃的很快。

二老太端着自己的碗,要喂郭青云:“七丫,快来喝,二老太种的红芋比你妈种的红芋甜!”

郭青云习惯了,最近她走路上,端着碗的人总是这样逗她,没办法,太受欢迎了!

郭青云总结出经验,肯定不能躲,越躲下次人逗的越起劲,只能迎上去!

她接过二老太的碗。

二老太不敢丢啊,怕她摔了碗,再给划伤了脚。

郭青云借着二老太的手劲,把碗送到二老太的嘴旁边:“老太喝,我喂老太喝。”

哎呀!还喂我喝茶!把老太喜欢的,今天晚上真的想搂着七丫睡了。

二老太爷扒拉完碗底,将碗放到灶屋,手里还有一小块馍,一口气塞嘴里,鼓着嘴巴嚼,手上开始准备东西。

夏天黑的慢,这会光线还行,他把桌子搬到院子里,在院子里先学着,等天黑了再般回屋,再开灯学。

二老太爷打开自己的教书课本,坐在椅子上问:“哪几个孩子要学?”

郭建设赶紧回道:“都学,都学。”

“那也行,一只羊是放,七只羊也是放。”他看了一眼郭青云,道“小是小了点,七丫要是坐的住,想学那就一起学吧。”

二老太怕她坐不住,还哄道:“七丫好好学,学好了老太给你够糖稀。”她用红芋熬了一罐糖稀,挂在灶屋房梁上,一般人舍不得给吃。

郭青云当然坐得住,就连真小孩五丫和六丫也坐的住,好不容易有了上学的机会,哪能不珍惜呢!

二老太爷说:“学习可不能半途而废,从今天开始大家认真学,马上放麦芒假,你们几个就跟我在场里学,放暑假的时候也天天学,咱既然学了就学好,开学都上二年级!”哦,不对,还有三个小的,小的要是跟不上,可以上一年级,但是现在不能给孩子们泄气,这后半句话他就没说。

结果几个丫全以为自己要从二年级开始上,学的特别认真,就怕姐姐妹妹们全上二年级,就自己上一年级咋整,没有伴了,还给家里浪费一年的学费。

学费其实只是书本费,义务教育没有学费,书本费一个孩子三十。

三十块钱对有钱人来说没啥,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就是一笔巨款,不说其他人,光郭庄每年都有人交不起这笔书本费,只好让孩子晚一年上学,第二年凑够钱了再去。

一年级几岁的都有,六岁的,七岁的,八岁的,甚至还有九岁的,但像大丫这样十五岁的,那是从来没有过,所以大丫的决心最大,二丫三丫也是一个想法,一定要跳级。

姐妹生平第一次的小课堂就在二老太爷家里开始了,一边认真教,一边努力的学。

二老太爷先教六个拼音字母,挨个教完,又交了1-10的数字,带着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写。

一个桌子四个边,二老太爷一边,大丫二丫,三丫四丫,五丫六丫分别一边,郭青云没写,她在旁边看。

本来她是凑数的,但检查的时候,二老太爷才发现,这个凑数的才是学的最好的,其他几个回答问题会出错,只有最小的这个,从来不会错,问啥都记得住。

怪不得她爸卖鱼算过的帐她全记得,感情这孩子记性好!啥都轻轻松松记住!

二老太爷激动的满脸通红,这孩子了不得啊!

二老太在一旁听着,不等下课,就让守在一边的郭建设和张秋果帮忙,把糖稀够下来给七丫吃。

“正上课呢,填啥乱啊你!”二老太爷不高兴被打扰,撵走抱着糖稀罐子的二老太,带着孩子们搬桌子进屋,天擦黑了,他们开灯学!

要不是怕耽误孩子们睡觉,二老太爷恨不得能教一夜,真是太有成就感了!

最聪明的七丫就不说了,其他几个虽然不聪明,但是态度好啊!这么长时间没有一个走神的,全部认真听讲。

不怕笨,就怕孩子不学,现在不学的孩子太多了,像这么学的孩子才稀奇,一家七个孩子都这么学,更稀奇!

下课了,送一家出门的时候,二老太爷跟郭建设感叹:“建设,你家孩子个个了不得,你跟大丫妈啊,以后就等着享福吧!”

第33章 卖粮食

小麦越来越黄的时候, 郭建设的生意开始不好了。

集上的人们过了最初的疯狂劲,开始理智买鱼,不理智不行啊, 都穷, 没钱了!

再加上天才每个集都能见上,见的多了就不稀奇了, 家里的小孩吃了天才家的鱼, 没有一点变天才的征兆,还是跟以前那样笨,还跟以前那样欠收拾, 人们慢慢的就没开始那么追捧。

两边镇上拥有固定摊位的鱼贩子们,对郭建设很有意见, 心里不平衡啊!

好好的生意跑了, 那边老天不开眼的争着抢着买, 自家呢,鱼卖不掉, 生意差的要混不下去了!

咋整?

只能琢磨着找点事,把姓郭的一家赶走。

正琢磨着呢,郭建设一家的生意又不好了,当然自己家生意也不好,但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天天眼红、天天气的想打人了。

再一想,姓郭的驾车子上坐的那个小丫头,人缘还挺好, 丁点大的娃跟谁都能说得上话, 学校的老师, 周边开店的,连派出所的人都认识, 真闹起来的话,谁那边站的人多还不一定,琢磨琢磨,只好作罢了。

不是怕了这个外来的,是不想跟他一般见识。

郭建设还不知道他已经躲过了一劫,这也是他的运道,不然把人逼得出损招,过来找茬还是小事,要是找混混们轮流过来砸摊子,或者把他打的断胳膊断腿做不了生意就麻烦了。

生意不好了,他心里还怪难受的,孩子们的学费没凑齐,河里的拦网没钱买,放河里的鱼苗也没钱买,两口子带着七丫卖鱼,整日的发愁。

郭青云天天听他们叹气,就给出主意了,“爸妈,咱把粮食卖了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