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燕王出事,就有意安置一些旧部。
化整为零在燕京的各个角落。
甚至还有人在城郊务农,庄子里看家护院,山上打猎……
他们平日里与王府都没有联系。
就怕暴露身份,最终害了王爷。
如今,倒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们的孩子着急起来。
这些孩子,好好教导,以后未必不能入朝为官,上场杀敌。
他自己没出面,让他媳妇儿出马。
元姨在王府外面一条街,买下个院子。
把牌匾摘了,换了善堂。
传出去,就是王妃心善,开善堂,为交不起束脩的孩子们上课。
女子也可以去上课,但也不是一点报酬都不给。
女子就得做一些绣活儿,等到今冬,做成一批靴子,冬衣,就能送去边关了。
这其实是一件大好事。
萧拂衣还打着燕帝的旗子干这事儿。
说是善堂里授课的,是燕帝送给王府的女先生。
燕帝往王府送女人,是干什么的?
那肯定是用来伺候王爷的。
可燕王是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,谁不知道啊?
不用说,肯定是王妃!
然后萧拂衣再让胡三儿把舆论消息放出去。
就说王妃市井长大,知道百姓疾苦。
一部分的燕王旧部子弟,就跟穷苦老百姓的孩子混合在一起送进了善堂。
就连燕帝想查,也不是那么容易查出来的。
且,这善堂还得他来兜底。
萧拂衣那边已经先斩后奏说了。
做出来的冬靴冬衣,朝廷统一购买送去边关。
朝廷花的银子,就成了交给善堂先生们的束脩。
这件事,办得轰轰烈烈。
萧拂衣是半点没低调。
百姓们恨不能对其歌功颂德。
就连朝堂上也有不少替燕王府说话的。
燕帝气得脸色铁青,偏偏表面上还要夸一句燕王妃做得好。
就连宁远侯,也没想到自家大女儿能搞出这样一件事来。
有利于民,确实是好事。
“侯爷生了个好女儿啊,现下燕京百姓,可都对燕王妃歌功颂德了。”
有人夸他,宁远侯就谦虚笑笑。
“是她自己觉悟高。”
“燕王妃是真不错,我家夫人,还给善堂捐钱了。”
还有捐钱的啊?
捐钱是谁带的头?
大长公主!
大长公主许是听到了什么风声,让人送了一千两银子过来。
大长公主带了头,长公主也跟着让人送了银子。
几百上千两银子不等。
萧拂衣就让人在善堂外面立了个功德碑,替这些捐款的夫人们歌功颂德。
随着功德碑上的人不断增多。
老百姓们好似从这些权贵富人身上,也得到了一丝温暖。
燕帝还能说什么?
他都没反应过来,事就已经成了定居。
燕王也没想到,萧拂衣会闷不吭声做了这么一件大事。
大长公主还在善堂领了个监察的头衔。
就是随时可以查那些善款的用处。
账目公开透明。
就算不得燕王妃一家之功了。
人家都说,是天子授意,燕王妃牵头,各家贵人出力,办的善堂。
但其中,燕王府的名头是最响亮的。
“朕只赏了四个宫女,她就弄这么一出!”
燕帝把那些对燕王府歌功颂德的奏折拂到地上。
气得吹胡子瞪眼。